「十九世紀的歐洲,咖啡館之所以風行有一個原因是報紙雜誌開始風行了,但當時訂報紙的錢可能是你工人一年的薪水,所以大家就會跑到咖啡館去看。那你跑久了自然跟朋友也會約在那,談事情 。來的人多了,大家常在這聚會,就慢慢演變出一種波黑美亞的生活形態。有人寫了詩就在這發表,有人寫了新歌就來唱,有人來作前衛小劇場,也有人在這辦座談會。很多大作家當時就是窩在咖啡館裡寫出作品的,你說海明威、沙特、羅蘭巴特都是這樣一群人。這是當時歐洲咖啡館的氣氛,客人常常都是文字工作者,記者、編輯、作家、詩人,音樂家、畫家、或是演員,是這些人在咖啡館裡生活,而這也是我希望我的咖啡館能有的樣子。」本週 BIOS 的「巷弄內小小店家」系列,來到坐落於溫州街的「波黑美亞咖啡食堂」,今天是年初四,也是波黑年後恢復營業的日子,有興趣的讀者們不妨出門去拜訪一下吧!